科技会客厅——看哪吒如何闹“海” |
发布时间: 2025-03-26 |
近年来,国产动画以其独特的魅力与精湛的制作技艺,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赞誉。特别是今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2》,不仅在国内票房市场大放异彩,更在国际上展现了中国动画的强劲实力。 国产动画是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实现创新突破的?本期《科技会客厅》,我们特邀行业资深专家,深入剖析国产动画的崛起之路,并展望中国动画教育与产业的未来发展。 嘉宾介绍: 艾胜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系主任 教授 中国动画工业的里程碑与东方审美的展现 《哪吒2》不仅在国内引发了观影热潮,更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和票房佳绩,这无疑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影片中,瀑布、水花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呈现,以及角色打斗时衣服、毛发的干燥到湿润的变化,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计算量和工作量。这些细节的处理不仅体现了制作团队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也展示了中国动画工业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双重提升。艾教授指出,这些看似不易察觉的细节,实则都是动画电影制作技术精益求精的结果,体现了中国动画工业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这部动画作品是由138家动画公司共同协力完成的,参与的艺术家人数也非常庞大。这充分体现了动画作为一个工业流程,需要集众多艺术家之力,才能创作出如此高水平的作品。从《大圣归来》到《哪吒2》,可以看到中国动画电影在品质上的显著提升。这种提升不仅体现在画面效果和角色设计上,更体现在对剧情的把控和对细节的打磨上。这背后离不开整个动画产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创新。 这部影片体现了东方审美意象。独特的文化韵味,不仅是中国动画的一大特色,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这为文化交流与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制作团队面临诸多挑战。国外团队在理解制作要求和剧情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偏差。这就需要在传播过程中,既要保持核心内容的不变性,又要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 动画人才培养与国际传播的挑战与机遇 《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中国动画产业的一次成功实践,也为我国动画人才培养带来启发。 在谈到动画人才培养时,艾胜英教授表示,在培养动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技能、专业认知和综合素养三个方面。技能是敲门砖,没有过硬的技能就无法踏入动画行业的大门;专业认知是发动机,它决定了你在专业领域能够跑得多快;而综合素养则决定了你的个人天花板和影片品质的天花板。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论科技发展到哪一阶段,都会有新工具的出现。该如何看待新工具?其内核是一组“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专业认知和综合素养。因此,在动画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这三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面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动画师和特效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担心自己的职业会被取代。艾教授表示理解,但认为不必过于焦虑。他指出,动画行业本身就是科技发展的受益者,从手绘动画到数字动画再到三维动画,每一次科技进步都推动了动画产业的发展。虽然AI技术会提升生产效率,但人的判断和创意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动画师和特效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艾教授呼吁动画从业人员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新技术和新挑战,为中国动画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