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观点
14.14%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5-27

在科技浪潮汹涌的时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期公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增长,也反映出全民科普工作的扎实推进。


(一)


公民科学素质,简而言之,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4.14%这个数字背后,内涵丰富。今年的结论展现了多个令人振奋的细节。在公民科学素质方面,数量与质量指标均实现了提升,而不同人群和地区间的不平衡问题也获得了进一步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男女性别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已得到显著缩小,这得益于国家长期以来对妇女教育和乡村女童失学问题的深度关注与积极改善。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终于迎来了性别拐点的重要时刻,而本年度更是对这一成果进行巩固与拓展的关键时期。


此外,东中西部在科学素质绝对值上的差距也首次实现了缩减,这得益于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全面推进。这些政策与举措共同促进了各地区在科学素质提升上的均衡发展,为构建更加和谐、进步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设定15%的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是出于什么考虑呢?这一目标的设定,既是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的客观反映,也是对未来发展需求的科学预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公民科学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则是这一生产力的源泉。随着科普工作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关注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他们不仅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更能够用科学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公民科学素质的培养,并设定了相应的目标和指标来衡量和提升本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设定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同时,我国也充分考虑了自身的发展实际和国情特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口、教育、科技等基础条件因素,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15%”阶段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旨在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促进社会的创新和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科学素质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我国设定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推动我国在全球科技合作和竞争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


(三)


14.14%的数字背后,彰显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提升,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对于科普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国家力推,不懈进阶。近年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科普政策,旨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这些政策不仅包括了资金支持、人才培养,还涵盖了科普活动的组织和推广等多个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科普设施、开展科普活动,以及推动科普内容的创新和传播。同时,政府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等积极参与科普工作,为公民提供更多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


社会协作,戮力同心。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重要贡献。科普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许多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科普活动,通过捐赠资金、提供场地、组织志愿者等方式支持科普事业的发展。此外,媒体也在科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报道科学新闻、制作科普节目等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相辅相成,卓越前行。国家的重视和投入,为科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则让科普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具有社会影响力。在两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国家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冷静面对科学素质提升这一长期且复杂的任务。


科学素质的提升虽能带来诸多益处,但并非万能。我们需清醒认识到,它并不直接等同于经济收益或居民收入的提高,而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我们应理性看待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活动数量和质量,以及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上,尚有追赶空间。我们需要加大对科普的投入,推动内容创新,丰富传播手段,提升活动效果。同时,加强科普人才培养,完善工作体系,为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我们还应正视当前存在的不足,如科普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农村居民和老年人科学素质发展仍存在较明显的短板和弱项等,需制定精准策略,开展差异化科普活动,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国家软实力的基石,也是民生福祉的滋养。深化科普工作,让科学光芒普照每个角落,让科学力量深植于每个公民心中,方能筑牢国家创新基石,迈向更科学、文明、进步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