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心要闻
重磅专家云集热议“工程创新服务更具韧性世界发展”
发布时间: 2023-09-11

9月5日,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和南开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联合协办的“工程创新服务更具韧性世界发展”高级别研讨会于202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期间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政、产、学、研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围绕“工程创新服务更具韧性世界发展”的主题,分别从提升基础设施、城市社区、产业发展三方面韧性能力的角度开展研讨,进行精彩分享和交流。


研讨会开幕式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主持。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何塞·维埃拉(José Vieira),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代表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发表致辞。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何塞·维埃拉(José Vieira)致辞


何塞·维埃拉在致辞中指出,“韧性是工程创新的关键能力,韧性使我们能够承受、应对全球性危机并不断做出调整”,“工程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变革性力量,工程创新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技术,在任务的执行和发展的全程中引入创新工程理念,通过采取系统的方法解决危机”,“工程师在助力韧性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致辞


龚克在致辞中指出,“韧性是人类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条件,韧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连”,“伴随着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加速应用,服务行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工程创新是支撑服贸行业韧性发展的重要工具、有力杠杆”,“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新挑战,工程创新的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希望每一位工程师将韧性理念根植于行动中,加强韧性工程建设,推动韧性社会发展”。


本次研讨会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主题为“工程创新助力建设具有复原力的基础设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新一代宽带无限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总师、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国际隧道和地下空间协会(ITA)第16届主席,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严金秀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邬贺铨报告题目为“智能化绿色化为网络基础设施添韧性”。他从面向公众的网络、工业互联网两个角度分析通信网络的可持续发展韧性问题,提出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支持社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路径。他强调,基础网络设施还要考虑绿色化,信息技术要与绿色化技术相结合,全面支撑制造业的节能增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新一代宽带无限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总师、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发表主旨演讲


凌文报告题目为“更具韧性的绿色低碳能源基础设施”。他指出,未来能源发展的发展方向是“规模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能源系统智能化”。他介绍了中国能源系统韧性发展的解决方案,他强调能源系统的韧性发展要做到提高能源的安全性、动态性、清洁性和经济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发表主旨演讲


严金秀报告题目为“隧道工程提升交通基础设施韧性”。她指出,建设具有韧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对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推动经济繁荣、确保人们的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地面工程相比隧道工程更有助于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并在防灾、减灾等方面提升韧性。



国际隧道和地下空间协会(ITA)第16届主席,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严金秀发表主旨演讲


研讨会第二阶段主题为“工程创新助力建设可持续的城市与社区”,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陈锐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战略规划助力总干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汉斯·道维勒(Hans d’Orville);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罗景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环境专委会观察员、中国建筑设计标准院副总建筑师贺静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汉斯·道维勒报告题目为“工程创新服务可持续的城市与社区”。报告中,他基于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韧性挑战,提出以构建智慧城市为路径,提升城市的韧性能力。他指出,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及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为代表的工程创新,为以更加低成本和更加可持续的方式解决城市韧性发展问题提供了新机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战略规划助力总干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汉斯·道维勒发表主旨演讲


罗景山报告题目为“光/电催化合成燃料和化学品”。报告中,他分享了以太阳能、可再生的电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燃料和化学品,为持续的城市和社区提供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和物质的技术实践。他指出,寻找新型、高效、可再生的燃料和化学品,建设低碳、绿色、智慧的城市社区,是时代赋予科技工作者、赋予工程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罗景山发表主旨演讲


贺静报告题目为“为不确定的未来做确定的准备——适应未来变化环境的建筑韧性设计”。她通过案例分享的形式,阐述了建筑在适应技术和抵御灾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此外,她从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角度,强调韧性在建筑和土木工程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环境专委会观察员、中国建筑设计标准院副总建筑师贺静发表主旨演讲


研讨会第三阶段圆桌论坛由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主持。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能力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一级巡视员王庆林;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政策和标准部高级总监邹宁;百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涛作为对话嘉宾,围绕“工程创新助力负责任的生产与消费”话题进行精彩讨论。



圆桌论坛活动现场


关于“如何增强产业的韧性,如何将增强韧性和负责任的生产有效结合”这一话题,邹宁以英特尔公司的实践为例,介绍英特尔的芯片产品在需求支撑、架构的设计、指令级的增强等方面做到了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的韧性、适应不同客户需求;何涛认为技术是韧性的第一动力,数字技术在改变需求匹配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需求,百度与吉利汽车一起打造汽车行业大模型,构建了工厂数字化大脑,吉利降低了30%管理运维成本,提高了20%资源利用效率,岚图将百度Apollo提供的“智驾”功能作为核心卖点,10天订单量破万。


关于“全球供应链如何做到韧性发展”这一话题,王庆林认为能源、粮食、生态等领域的供应在国家、企业、个人不同层次上要做不同的安排,以保障安全性和韧性;梁正认为全球供应链的变化,背后动力是真正有创新性价值的创造,目前所看到的脱钩断链,很大程度上是缺少新的价值空间突破,有了创新性的空间拓展,就可能就会解决这样的问题,问题是阶段性,长期来看一定会有效解决。


关于“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的创新和推广对韧性社会的发展的帮助”这一话题,何涛认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要做到安全可信、赋能普惠、助人成长这三个原则。百度文心大模型进一步降低了AI开发和应用门槛,让中小企业和开发者更低成本、更便捷的应用AI能力;邹宁认为人工智能的负责任与可持续韧性发展需要企业内部的监管、公共平台或标准组织的共同治理以及引导消费者进行负责任的消费;梁正认为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范,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整个社会、服务于全球可持续发展。